放慢速度,在衢峡公路上幽游,让心情也彻底地放松。看着小元的行驶里程随着电量的逐步减少而增加,没有丁点焦虑感。虽然元EV360的电池容量挺大,其实充电一点也不麻烦。平时上下班代步,耗电量不多,晚上回家插上随车赠送的7KW充电桩,很快就能把电补满。外出吃饭、游玩,和店家商量下,随车的1.5KW便携充电器,尽管功率不高,但也能给小元补充一些口粮。如果需要急用车的话,国家电网的直流充电桩就可以发挥作用了,70来分钟,就能完全充好。
每年的十一二月,正是东坪最美时节。深秋之际,天气晴好,古道上风景秀丽,漫山遍野枫叶似锦如锻,飘飘洒洒,铺满千年古道,满山遍野的柿子树结满红红的果子,宛如少女娇羞的脸颊,刹那的回眸便映红了半边天际……身处其中,亦真亦幻,好似穿越千年,令人无尽感慨。
东坪村以“三古”(古道、古树、古民居)“三红”(红柿、红枫、红辣椒)闻名远近。去东坪是最惬意的是走古道,念高远;吃美食,赏美景。一株一株姿态优雅的古树,形态各异地以自己的风姿耸入云空,细细辨认,有红枫、白果、檀树、桂花树,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棵棵两三个人抱不过来的樟树。有的伸出虬曲的长臂,有的舒展其粗壮的雄姿,令人忍不住伫立树下,享受着古道上的宁静……红柿是东坪的著名土特产,村边有一棵柿子树王,需要3人才能合抱,据说树王最高产量达1000多公斤。
东坪村不大,拢共才200来户人家。这几年乡村游发展迅速,全村已有15家农家乐,人均30块的标准就可以有鱼有肉了。关键是肉还是村民自己养的土猪肉,蔬菜也都是自家门口采摘,保证了绿色有机。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在这里向当地农妇购买一些柿子之类的土特产,她们会拒绝微信、支付宝之类的支付方式,只收现金,态度异常坚决。惊讶之余,也很庆幸,在这变化成为常态的今天,还有东坪人在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年来,有多少像东坪一样的村落渐渐消失,有多少像现金支付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渐渐远去,有多少人早已找不回故乡的路!惟愿,生活更好,故土不变!
除了国家电网的直流充电桩,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而言,平时使用更多的是家用7KW充电桩。买车的时候,随车赠送了一个1.5KW便携式充电器,尽管充电时间相对较长,但胜在只要有市电插座,就可以充电;同时赠送了一个7KW的充电桩,这个充电桩充电的速度比较快,傍晚回家插上,第二天早上保证满电复活。
充电时,仪表盘中间的液晶屏会显示实时充电功率、当前电量和预计结束时间,云服务也可以实时查看。
1.5KW便携式充电器,10A的插座就可以使用。
由于电池容量大,使用便携充电器充电,4%的电也要一个多小时。
使用国家电网直流快充的话,功率就很大了,半小时差不多可以充满80%的电量,1个多小时就能充满,还是很方便的。
前几天,把电用到只剩7%。
国家电网直流充电桩显示开始充电数据。
从7%开始充,耗时69分钟,电池充满。
到了东坪山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而又厚重的山门,山门上贴着许多鹅卵石,横梁上题写着苍劲有力的“东坪古道”四个大字,进入山门便是一条蜿蜒盘曲的千年古道,古道两侧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千年古树群。
走在铺满凋落枫叶的古道上,聆听着脚步摩挲枫叶的沙沙声,仰望着枫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追忆着东坪已逝的年华。不禁为枫叶所感动,它才是东坪千年沧桑唯一不变的见证。
阳光下,飘落的红叶,在悠悠的石路上幻化成红地毯。
古道以石块铺就,有2米来宽,路中间自上而下由长石条拼凑连接。
秋末冬初,黄叶飘落。古道铺上了一层“金毯”,好似金色的童话世界。走在东坪的古道,安静得很,安静得只听到风吹动落叶的声音,还有鸟儿仍然婉转缠绵的鸣叫。
古道两旁,古树参天。
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树群,有香樟、香桂、红枫、黄檀、银杏等树,有百来株,树龄都在千年以上,大多需两人才能合抱。
随着岁月的流逝,石阶已被行人的鞋底磨去了棱角变得极为光滑。
枫叶落下,铺满连绵的山地,满地枫叶铺成红毯,营造最热烈的欢迎气氛,欢迎游人们的到来。
“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到东坪,看到漫山似火的红枫,终于能理解诗中的情境。
秋叶布满枫树的每一个分支,热情的盛放着,像是一个个红色的手掌像来往的游人们招手。
最年长的几棵香樟、红枫历经千年风吹雨打,见证了李唐后人的艰难迁徙。
一幅美丽的画卷,东坪的世界里,红叶与其他绿色植被相映成趣,漫山红叶,漫谷红叶,美丽的景色迷醉了观赏的心情。
这是一条迎接初冬的分割线,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山中的树木依然姿态万千。一阵秋风吹来,枝头红叶翩翩起舞,古道像被铺上了一条金黄的地毯……
当红色、黄色的落叶铺满了整片山林,东坪的冬天也就不远了。
待古老的石板台阶走完,迎面湛蓝的晴空中缀着点点火红,便是进入全都是“李”姓的东坪村了。这是一年四季中东坪村最热闹的时节。
古道悠悠,走过1144个石阶,就进入了东坪村。村口的梯田里已种下了白菜、油菜。
古村东坪盛产红柿,树龄百年以上的柿树就有200余棵,一抹娇艳的火红,于每个秋日勃发,持续千百年,传说中的贡品“东坪红柿”挂满枝头。秋风一吹,村民采摘柿子的动作都赶不及柿子成熟的速度。
夕阳西下,遍布房前屋后、田塍地角的百年柿树像挂满红灯笼,秋收的喜庆气氛溢满山坡
东坪又叫“贡柿”,“贡柿”的传说源于一位娘娘的乡愁。广为衢北百姓传诵的明朝中后期的李泽娘娘正是东坪人。这位娘娘入宫后的第一个中秋,望月思乡,想起家乡父老,想起家中红柿。然而,吃遍全国各地送来的红柿,娘娘皆不如意,故决定以后的每年中秋,由衢州进贡一篮东坪红柿进皇宫。久而久之,东坪红柿便得名“贡柿”。
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东坪的秋就是这样迷人。
走在东坪小路,好好嗅一下泥土带来的最后一点生机,欣赏这一年中最美丽的红和黄。
多汁的鲜柿不易保存,东坪在外的游子们承袭了李泽娘娘的多愁善感,回家时除了要品一品“贡柿”的滋味,柿干亦是他们最喜欢携带的家乡小食,是维系乡情的纽带。外来的游人在东坪看过红柿满山的美景,亦会带一篓回去慢慢地品尝。于是东坪村民就在柿子丰收的时候把摘下的柿子晒成柿子干,这就是“晒秋”。
晒秋,多么诗意的名字,多么鲜艳的色调!柿干咬起来软又糯,口感清甜,完全是太阳晒出来的,什么也没加,就是特别甜。村头巷尾,成了火红的海洋。
做柿干的柿子通体橙色,有些硬,没有完全成熟,天气足够好,也要晒上四五天才能食用。村民们摆张小凳子坐在家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给柿子刨皮。去皮的柿子切成4瓣,整齐排在竹编的簸箕里,任骄阳蒸去水分。
知道这用篾条织就的器皿是什么吗?当地人叫它“火罩”。没错,冬天阳光不足的时候,把盛满炭火的火盆放在火罩地下,就可以烘干物品了,比如孩子的衣服,比如柿子干,南瓜干还有番薯干。
当地人不但晒柿子干,还晒番薯干和南瓜干。白菜洗净后,晾晒后可以做冬菜(韩国的泡菜也许就来源于冬菜)、腌菜和咸菜干。
把南瓜洗净去皮,串成一串,晒成南瓜干。晒干后,可以加入橘皮、番薯、酱、辣椒等,蒸熟后晒干,就成了豆豉,小时候在外求学,经常带到学校当一个星期的菜。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四季芳华,最美深秋。刹那间,东坪的秋已至最深处,世间万物变化出缤纷绚烂的色彩,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
“一重山,二重山,山远天高烟火寒,相思枫叶丹”。落叶缤纷之中的东坪,充满了诗意和张力,耐人寻味,穿梭其中,心也变得宁静了。
请选择举报的理由
私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