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噶陀出来途径德格县,德格是甘孜州18县里寺庙最多的地方。在这里还有德格印经院,因时间关系此次我们未在德格停留,直接赶路前往贡嘎。
川藏公路北线国道317甘孜至德格岗托之间的雀儿山隧道全长约12公里,此行使得我们穿越雀儿山不必再像以往那样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雀儿山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
新龙县麻日乡有一处十分著名的湖泊,措卡湖。去过措卡湖的人都说此湖似"人间仙境,九天瑶池”。九月中旬,川西高原早已秋意浓浓,到处是一片亮黄的秋景。
1358年,藏传佛教传人普巴登孜在湖边建起一寺庙,取名措卡寺。寺庙因临湖而得名,“措”为湖,“卡”为边,措卡寺意为湖边寺,而湖却反因这座寺,而得名措卡湖。
措卡湖,在当地新龙人的心目中是天神的化身。
站在湖边透过浓浓的雾气眺望对岸,如梦如幻。措卡湖面积不大,但湖水的颜色却变幻多姿,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少种色彩。
从措卡湖出来我们继续前行,也迎来了此次川西之行以来最好的一次天气。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风起云涌,大片的白云压在连绵的青山山顶。
蓝天、白云、高山、湖泊、雪山等等这些永远都是高原上最靓丽的风景,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百拍不厌的题材。
沐浴在高原的阳光下,本次旅途的最大功臣。想起一句话:只要出发,就能抵达。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雅拉雪山下的木雅金塔是由宁玛派(红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庆寺活佛多吉扎西活佛捐资于1997年建造的,建造时共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据说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
木雅金塔共分三层,三层分别代表着佛法、僧三宝和大、小、密三乘。金塔外檐还有金鹿、鳌头、金翅鸟、宝幢等帖金饰物。
金塔外有383米长的转经廊,装有470个转经筒。金塔四周有4座台阁式佛塔,每座塔内装藏了10万小佛塔。围绕金塔的塔林有八种成就塔158座,内装《大藏经》等丰富完整的装藏品。
与木雅金塔遥相呼应的是雅拉雪山海拔5884米,与它西北方向的墨尔多神山遥遥相对。山顶终年积雪,是康巴地区一座著名的神山。
傍晚时分迎着细雨,我们顺利抵达新都桥。
新都桥休整一夜天空放晴,路边正在嬉戏的两只旱獭。
余秋雨说:一年,一首望,一生,一贡嘎。
这里是人间天堂。每一个瞻仰过贡嘎山的人,眼前心里都有一种“目定魂摄,不能遽语”的感觉。
据最早文献记载:唐代时一西藏编年史,其中吐蕃王赤热巴金时的地理说:“素龙山如银白丝线,南中国交界处”。“素龙山”即贡嘎山。此时的贡嘎被缭绕的白云遮住了真容。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横断山脉的第一高峰,也是四川省第一高峰,因此被称为“蜀山之王”。藏语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无瑕的雪峰。
如果将贡嘎山比喻为一个康巴汉子,那么,“天上”的贡嘎是他洁白的雪峰,而“人间”的贡嘎则是他茂密的植被,如同华美的服饰,肥腰、长袖、大襟、满身珠玉及亮丽而厚重的色彩显得英气逼人。
连绵的山脉,诸多美到极致的观景台,加上艰险恶劣的自然条件,未被开发的无人区,都使得它成为人们心中的藏区秘境。
世界上其他的7000米以上高山大多集中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而贡嘎山却远在川西,其间相隔千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了世界七千米高峰中最东方的一座。
1878年,奥地利人劳策最先进入山区考察。而真正使贡嘎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是约瑟夫·洛克,那个以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闻名世界的美国人。他在1930年前往贡嘎山进行测量调查,并将照片发给《美国国家地理》,从此吸引了大批探险家来此圆梦。
跋山涉水,千里奔波,来到这巍峨壮美的雪山脚下。静静的仰望这蜀山盛景,天际蔚蓝,祥云缭绕。
“蜀山之王”之称的贡嘎雪山,一年四季都是傲人的冰冷,常年不化的积雪,覆盖在上,一直都是银装素裹。而雪山的四周,在这个时候,却完全被季节征服,尽情的展示着多彩的秋色。
千年不化的积雪,在炽亮的阳光下映照着万里无云的碧空,雪山锋利的棱角,将山与天分割形成了一条条不规则的折线,形成了一种雕塑般顷刻凝固时空的神秘感,摄人心魄。
常年的冰蚀作用使得贡嘎山陡峭的山峰变成棱角分明的金字塔形状,为蜀山之王更添王者气派。贡嘎雪山由此成为每一个江湖旅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请选择举报的理由
私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