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培森博士评车:小米 YU7 与小鹏 G7,谁能称霸电动 SUV 江湖?

老司机来聊车 发布于:2025-07-08 16:49:41 2439

小鹏G7的外观,从外观上看,小鹏G7更为偏重实用,没有太多造型,充分保证了内部空间,保证了实用性。小鹏G7以“空间魔术师”身份登场:在4892mm车长内实现88%得房率。其短前悬长后悬布局释放出819L基础后备厢容积,放倒座椅后可扩展至2277L,相当于容纳4个28寸行李箱加2个儿童安全座椅。后排腿部空间让1.8米身高乘客也能轻松跷二郎腿。全系标配四座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搭配磁吸折叠桌板。


小米YU7的外观:显然,小米YU7的外形更加注重科技感。小米YU7以近5米车长和3米轴距营造越级气场,但溜背造型带来空间妥协:后备厢容积比竞品小10%,L113长轴距设计也略微牺牲了后排头部空间。不过零重力座椅配合“压过一团年糕般柔软”的底盘调校,为驾驶者提供了豪华驾乘体验。


小米YU7祭出101.7kWh超大电池,将CLTC续航推至惊人的835公里,创下25万级纯电SUV续航新纪录。其自研冰甲电池系统通过纳米隔热材料与双向液冷技术,在-20℃环境下仍保持90%以上放电效率,有效解决冬季续航缩水痛点。实测数据显示,在零下10℃、时速105km/h的严苛条件下,YU7续航达成率高达81.7%,大幅领先行业60%的平均水平。


小鹏G7则选择另一条技术路径:搭载80.8kWh电池,CLTC续航702公里虽不及YU7,却凭借5C超充技术实现10分钟补能436公里,充电效率碾压同级。其800V高压SiC平台与全域热管理系统协同,使冬季续航保持率提升15%,更适应北方严寒环境。


小鹏G7则押注纯视觉路线:顶配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飙升至2200TOPS,是行业旗舰的3-28倍。XNGP无图智驾已覆盖243城,具备处理复杂路况的能力——包括乡间小路上自动避让驴车的特殊场景。小鹏的纯视觉方案依赖算法优势,其VLA-VLM大模型本地部署实现了智驾系统的“主动思考”。与华为联合开发的87英寸AR-HUD**以12000nit亮度和车道级导航,重构人车交互逻辑。


小米YU7延续“硬件堆料”策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11摄像头组合,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提供700TOPS算力支持。这套系统可支持城市NOA与全场景自动泊车,其1.1米天际屏甚至内置骁龙8 Gen3手机芯片,将智能座舱推向“移动电竞房”的新高度。



2025年,一场订单狂潮席卷中国车市,小米YU7用18小时24万订单与小鹏G7预售46分钟破万单的数字,点燃了这个夏天的纯电SUV的战火。两款定位相近却性格迥异的纯电SUV,在2025年夏天点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火。小米YU7以18小时狂揽24万订单的恐怖数据震撼业界,几乎锁定北京工厂未来一年的全部产能。而小鹏G7则以19.58万起的颠覆性价格和2250TOPS算力的“最强大脑”,宣告智能SUV进入算力新纪元。当性能猛兽遭遇空间魔术师,这场关乎技术路线与用户选择的博弈,正重塑25万级纯电SUV的市场格局。
一般而言,年轻性能控选YU7:3秒级加速+835公里续航的组合,能满足对速度和里程的双重渴望。家庭用户选G7:10分钟充电436公里配合能变1.8米大床的二排,是带娃出行的终极解决方案。
市场终将证明,当特斯拉Model Y在2025年前5个月中国市占率骤降至7.6%,真正改写历史的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竞赛,而是精准洞悉用户需求的场景革命。
作者简介: 台培森,男,工程博士,知名博主,自媒体人,主要从事车辆设计研究和汽车科普相关工作。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最热回帖

全部回帖

最新  |  最旧

  • TA的作品 1
  • TA的圈子 0
  • TA的积分 0
写私信

更多汽车信息扫码了解

 更多汽车信息扫码了解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群聊

论坛举报

请选择举报的理由

还可输入200

×

私信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

是否删除此条评论?

取消 确定

图片评论

查看原图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发帖

您已经加入了该圈子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