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中华文化标志城之 --邹城《孟庙》篇

车友随手拍 发布于:2018-09-11 20:12:18 20

邹城,春秋战国时期为邹国国都,同鲁国并称为“邹鲁圣地”,为文化兴盛之地。邹城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素有“孔孟桑梓之,文化发祥之地”、“东方君子之国,邹鲁圣贤之乡”的称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系正传。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的主张,描绘出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蓝图。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 走进这座千年古城 走进孟庙 感受伟大的思想家千年前的厚重与精华




孟庙正南门为 \" 棂星门 \",清康熙年间重修孟庙时所建。坊额上楷书 \" 棂星门 \" 三个光彩夺目的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 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




走进大门,往前走,只见道路两旁古柏苍苍,姿态各异,树龄大都在 900 年以上。走过第二进院落,迎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竖匾—— \" 泰山气象门 \"。泰山气象门
\" 泰山气象 \" 四字取义于北宋理学家二程(程颐、程颢)之说:\" 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此门之名即由此而来。
孟子给人的印象,是巍峨庄严,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一大丈夫也。何谓大丈夫?孟子说: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摘自《孟子 ? 滕文公下》





园中大树 历经风雨 现在已经形状各异 让人在这浓厚的文化景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自第三进院落向北,孟庙又分为东、中、西三路院落。在第三进院落北壁,三门并列。中为 \" 承圣门 \",东为 \" 启贤门 \",西为 \" 致敬门 \"。\" 承圣门 \" 以北即为中路院落。




亚圣殿,美女导游出境
穿过承圣门,便能看到孟庙的主体建筑—— \" 亚圣殿 \"。宏伟壮观的亚圣殿,除用于纪念孟子之外,还是一处集古代建筑、雕刻、铸造、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博物馆。





门楣之下的横匾 \" 道阐尼山 \" 为清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亲赐。
尼山为孔子出生地,人们常以此两字代指孔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 \" 亚圣 \",与孔子合称为 \" 孔孟 \"。




孟母断机处 孟母三迁祠 子思子作中庸处




\" 母教一人 \" 碑刻
离开亚圣殿,转向东路院落。该路有 \" 启圣寝殿 \",是供奉孟子母亲仉氏的殿堂。院落中有一碑,为民国时所立,上书 \" 母教一人 \"。
孟母是千百年来是伟大祖国赞美母亲实力性代表人物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 等等这些从小耳濡目染的教子经典案列 均出自于这位伟大的母亲
后续也会专门写探访这位伟大中国母亲的游记




赑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在我们这边流传着一句话 摸摸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腚一辈子不生病,摸摸腿顺风又顺水 嘻嘻嘻 每次去都会摸一下 图个吉利





巴斯巴文是巴斯巴法王为蒙古人创造的蒙古文字,它创建的目的是为元朝皇家贵族使用,一般人根本不能接触到。
巴斯巴文 元代的官方文字 因为年代短暂存世较少石碑保存至今的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对书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好好看下





瓦当 红墙 青石路 漫步园中 有一种穿越的即时感





我的小元停在必经之路上乘凉,阳光穿过树叶 洒在小白身上




9颗led 行车灯无论白天黑色都闪闪发光 看上去犀利有神





侧面看小元都得线条很有力量 爆发力满满 带你一起穿过城市 穿过田野





小元身后的小书包很亮眼 很符合年轻人品味




小元身后的景色美 我的小元更美
在停车场晒了四个小时后的油油还被收了五元停车费
门票景点辐射全济宁市免费 停车场要是免费就好了哈哈哈哈
行走在孔孟之乡的千年古城
随处可见的是明清建筑 随时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齐鲁大地的中华儿女 我想带大家更多的走进我的家乡
去探寻 去追逐 去发现 让更多的人知晓我们齐鲁大地的广袤深沉 以及璀璨文化


发表评论(共2条评论)

最热回帖

全部回帖

最新  |  最旧

  • TA的作品 17
  • TA的圈子 0
  • TA的积分 360
写私信

更多汽车信息扫码了解

 更多汽车信息扫码了解
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群聊

论坛举报

请选择举报的理由

还可输入200

×

私信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

是否删除此条评论?

取消 确定

图片评论

查看原图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发帖

您已经加入了该圈子

去看看